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大年初二的面,不只是一碗麵,已成為牽引遊子回家的長繩

初二的面,不只是一碗麵

文 | 孫瑞

膠東人過年,年夜飯是壓軸戲、重頭戲。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寓意非凡,因而受到膠東人的熱寵。初一的餃子預示著招財進寶,初二的面滑溜溜,意味著一年裡都會和和美美、順順當當。

膠東三面靠海,海洋資源豐富,盛產各類海鮮,做麵條湯滷就地取材,海鮮上場,一碗地道的打滷麵不僅菜汁濃郁,鮮美無比,大年初二吃一口回味悠長,香噴噴、鮮美美、氤氳地瀰漫在記憶裡。

膠東打滷麵有幾千年歷史。大年初二吃麵,各地有各地風格,但萬變不離其“面”,像萊陽手擀麵、海陽郭城摔面、福山拉麵、蓬萊小面,都非常注重細節,各自施展看家本領,在製作上很見功夫。

要想打滷麵好吃,精緻,留香,和麵工序很關鍵,適量鹽和鹼用冷水化開,倒入麵粉中攪成面絮,再加入一個蛋清和成團,醒面半個小時揉一次,再醒面半個小時開始揉麵揉透,面揉得越透效果越好。這時會起筋性,可以在麵糰揉透後再鬆弛十五分鐘收口揉圓,此時揉麵醒面完畢,再鬆弛30分鐘準備擀開,擀麵條面越硬越好,麵條越有嚼頭,吃後留想頭。

擀麵條是非常吃累的活兒。面板上將麵糰反覆揉好,用擀麵杖用力下壓,麵糰表面抹上適量玉米麵擀開,擀時把面片捲起來擀,並用手推著往兩邊走,直到擀得均勻,薄薄為準。

我從小喜歡琢磨廚藝,出“道”較早,13歲開始幫媽媽擀麵。開始擀的時候,由於沒有經驗,用力不均,厚薄不勻,媽媽說,兩手很自然放在擀麵杖上面,不停地用手腕壓均,一邊壓,一邊擀,經過反覆實踐,最終駕輕就熟,運用自如。

將一個麵糰,擀成薄如蟬翼的一張餅後,必須用刀切成麥秸稈寬的條。我不會切,只見母親刀法嫻熟,一會兒工夫,輕輕一提一抖一撒,麵條或彎曲或伸展,散落在蓋墊上。

擀麵用的是力氣,切面靠的是技術,刀法用不好,切的面粗細不勻,越是年長的老奶奶,麵條切得肯定越細,這需要長期磨練,才能成為切面高手。

三分面七分滷。滷則是打滷麵的靈魂所在和精華所處。

膠東人家常的滷一般是肉湯滷、海鮮滷、雞蛋滷、麵醬滷、蝦醬滷五種。其食材可根據時令變化,以四季時令蔬菜作為主料,如今反季種植蔬菜,想吃什麼菜,市場上買即可,像茭瓜、芸豆、豆角、西紅柿、大頭菜、大白菜、韭菜等,都可以成為食材。

海鮮滷,要準備一些海蠣子肉、蛤蜊肉、蟶子肉、扇貝肉、蝦仁、烏魚段等,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可以放一些鮑魚、海參等。總之,想吃啥,根據口味隨心所欲。

做滷的時候,將鍋放油燒熱,蔥、蒜、薑末爆鍋,加五花肉絲煸炒至七八成熟,再加入切好的蔬菜炒斷生,添清水煮熟,待開鍋菜熟後澆上雞蛋液,再放準備好的海蠣子肉等海鮮,湯燒開後,撒一些香菜末,滴一滴小磨香油,頓時鮮香四溢,讓人胃口大開。

記得2013年的一天,我到蓬萊旅遊,早晨起來,表弟帶我吃蓬萊小面,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有蓬萊小麵館,而每家的味道皆不同,據說關鍵在於滷的配方各不相同,各有秘方妙招。我們來到一家麵館,早上都有不少人排隊,表弟說這家比較正宗,滷裡海鮮比較多,價格也不貴,一碗才14元,若逢節假日,排隊個把小時也不稀奇。

交完錢,排隊工夫,表弟在一旁咬耳朵說,哥,蓬萊小面歷史久遠,膠東傳統名吃蓬萊小面就佔有一席之地,別光聽是小面,其實裡面大有文章。俺蓬萊人一般稱之為“摔面”或者“拉麵”,因為是用人工拉出來的,又細又有嚼勁,一會兒嚐嚐就知道了。

一言以蔽之。我覺得,蓬萊小面和萊陽手擀麵、福山拉麵,同祖同宗同源,異曲同工。

兩三分鐘工夫,只見一位40多歲的漢子,雙臂在半空中一抖,那麵條像雲一樣飄落在鍋裡,翻了一個身,打了一個滾,就隨著沸水四溢開來,像絲絲光線。

麵條撈出來,服務員立即澆上一大勺海鮮開的滷,裡面有扇貝、海蠣子肉、蝦仁、木耳、海帶、金針菇等,海鮮的鮮香勾魂攝魄,刺激味蕾,我禁不住口水直流。

蓬萊小面誕生於市井之間,註定了這是一道大眾美食,很受歡迎。

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觀念的改變,無論是蓬萊小面還是萊陽打滷麵,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千方百計地變著花樣應對人們的口味,什麼扇貝面、海腸面、海膽面、大骨面等應有盡有。特別是最近幾年“八鮮”面的推出,寓意“八仙過海”,大行其道,大受歡迎。海參、鮑魚、對蝦、海膽、魷魚、蛤蜊、扇貝、海蠣子海珍品,林林總總一碗拿下,那口感怎一個鮮字了得?

記得有句話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確實如此。

如今一些商家紛紛到濟南、青島、煙臺開店,最終形成了聞名遐邇、獨具特色的膠東打滷麵風格。

每家麵館,也都相容幷蓄地經營著手擀麵、蓬萊小面、福山拉麵、郭城摔面等十幾個品種,價格高低有別,口味也各不相同,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別到了冬天,膠東清晨寒冷,早晨上班的人們一碗打滷麵、幾瓣大蒜下肚後,頓時胃暖腸飽,渾身發熱,寒意全消。

“到太空摘星星”的煙臺福山航天員王亞平,最想吃的是家鄉的福山拉麵,讓膠東的打滷麵更加聲名遠揚。

膠東打滷麵變成了一種思鄉的符號,成為牽引遊子回家的長繩。

初二的面,已不再是簡單的一碗麵,而是鄉愁中冒著熱氣、含著親情最濃郁的一部分。

原文發表於2023年1月28日《煙臺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