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SaaS產品定價(三):計費物件及價格版本

在對定價原理及其策略方法進行了瞭解之後,具體該怎麼做呢?本文分享了關於SaaS產品的定價的一些原則和實操技巧,一起來看看定價的5個子話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咱們在前兩篇聊了定價原理及五花八門的策略。那麼SaaS產品的定價有哪些原則和實操技巧呢?咱們今天詳細聊聊5個定價子話題:

計費物件的選擇

明價與暗價

價格版本

同一客戶的混合階梯價格

toB不需要“贈品”

一、計費物件的選擇

有300多位同行參與了我在3月底發起的“定價方式”投票:

可以看到約有36%的朋友投了最經典的按人年收費的方式;31%是每個企業固定費用;按消耗計費的比例14%;在留言區講到自己公司的產品是混合定價方式的朋友也不少 ……

這個結果還是挺意外的,看來已經有很多SaaS企業採用的定價方式不是經典的“人年”方式。

計費物件應該如何選擇?

最近,我的朋友高寧在關於PLG的對聊節目中說到一句話:透過定價(pricing)傳遞價值。

我覺得切中了要害。

如何透過定價,能夠把本產品與其它產品的價值差異凸顯出來?如何讓這個價值更容易傳遞給客戶?

我們可以推演計費物件的選擇有三個原則,順序如下:

真實反映產品價值

反映出本產品與其他產品的差異

報價簡單易懂

我們就在這三個維度上,分別為以上定價方式打個分。

我們按推薦順序一個個分析:

1、分銷售額的方式是價值感最高的。

但前提是SaaS企業能向客戶證明銷售額的增長與產品直接相關。我見過有個別行業SaaS公司能做到這一點,是有點兒可遇而不可求。作為行業SaaS公司,在考慮商業模式(/收費模式)時應該經常做深度思考。

2、按訂單數(客戶業務場景)等業務消耗量計費,

在價值傳遞上比經典的按人·年計費優秀,客戶一年需要多少訂單也容易算清楚。對客戶的購買成本來說,訂單少意味著營收少,所需支付的SaaS費用也少;而那些訂單數量大的客戶,由於營收高,對較高的SaaS費用也願意接受。

這其實是比下文要講的“多個價格版本”更貼近需求曲線的方式,有機會幾乎佔滿需求曲線左下方的三角形。

(上圖中,需求曲線已簡化為直線,而價格線則確實是隨著客戶業務訂單數增加而線性變化的)

我們舉幾個例子:

3月底帖子的留言中,微豬科技的合作人張佳就介紹說,他們的SaaS按母豬頭數計費。這個就讓客戶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另外,也有連鎖行業SaaS是按門店收年費,不限使用者數,門店年費階梯遞減(有年費上限)。這也是與客戶業務關係緊密,屬於不錯的設計。但有個維度沒考慮到,就是有的品類門店數量巨大,但每個店其實非常小、營收也不高(例如半平米的鴨脖店);有的品類則單門店營收很高(例如中式正餐)。按店收費對他們不公平,對SaaS公司來說,也損失了不少本應能收的費用。可以再考慮一下,有沒有與營收更相關的收費方式(多想想上圖)。

我們看看這個例子:“船舶管理SaaS系統,按船舶數量和噸位級別收費”,這就是與客戶業務量更直接的收費方式。

會展星的楊同學談到:有的會展2000個展商,有的1000個展商,展商數量的多少基本決定了客戶的實力,我們按招商數量的多少來來階梯收費。這個也很贊 :)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供應鏈金融SaaS,平臺註冊使用都免費,產品費用其實算進利息裡。這也是非常“順滑”的計費方式,客戶甚至無“痛感”。我們前面的文章說過 —— 看到價格,客戶就會有真實的疼痛感。

3、最經典的SaaS計費物件是按人年計費。

對客戶來說,這種計費方式比較容易理解,但價值傳遞和差異性都較低。可以看到超過1/3的SaaS產品按人年計費,包括紛享銷客、衛瓴、網易七魚等。

4、每個企業固定年費:

雖然很容易讓客戶理解,但產品價值傳遞很弱。這類計費方式一般存在於客單價較低(≤2萬元)的市場中,各家競品間的定價策略能展現出的差異也小。

5、按IT消耗量計費:

由於網路流量、API呼叫等是純IT的概念,與客戶業務之間(例如直播銷售額、招聘結果等)沒有直接關係,客戶既難以理解、又無法預估一年下來費用有多大。記得我們在上篇《定價2》中說到,“不確定性是成交殺手”嗎?

同時,這個“計費物件”的選擇對產品價值的傳遞也比較弱;所以是交易摩擦比較大的計費方式。

在3月底的那次徵集定價方式投票的文章後面,也有讀者提出這個問題:①客戶不理解流量、儲存是什麼含義 ②客戶沒有辦法在購買時做用量費用估算,又不希望購買之後因為使用的流量、儲存空間等原因,再次走流程申請費用。

這是按咱們IT人理解方式計費帶來的困難。

當然,如果已經用了流量等作為計費方式,可以考慮用“預存”和“後端收費”的方式,降低客戶付費時的摩擦。

順便說一句,部分成熟的SaaS企業,即便是按人·年計費,也會用“後端付費”。具體來說,客戶企業在5月份突然要增加98個賬號,沒關係,立即就給客戶增加User數量上限,然後次月起才計費。

6、按併發上限計費:

該計費物件也是IT邏輯,但其好處是反映出本產品與其它產品的差異。舉個例子,某SaaS產品A能完美支援1萬併發,而其他類似產品都只能做到1000人同時線上;A產品就可以用併發上限計費,透過一個報價就能非常明確地凸顯出公司技術實力,也指明友商的弱點。

如果有其它凸顯產品技術實力的計費物件,也可以按此方式使用。

7、OP軟體按模組計費:

按軟體按模組報價雖然組合靈活,但實質上是不理解客戶的業務模式及場景。除了給客戶帶來選擇困難、增加解釋成本,也給後面的實施及服務工作帶來預期管理和執行上的困難。我不推薦SaaS產品使用該方式計費。

8、混合方式:

在價值傳遞、差異性上也許有一些優勢,但客戶理解的複雜度較高。

讀者留言中,有提到“年費與消耗量組合方式”、“預算分析SaaS產品:按照客戶使用人數(分為高階使用者和初級使用者,不同標準)和資料容量收費”,這些都是混合方式。

如果只有這樣計費,才能與客戶實際的業務貼合得緊密,這也許是個選擇。否則,混合方式如無必要,儘量不用。

每個SaaS產品在定價時都有一些限制條件,所以做出的選擇各不相同。在選擇“計費物件”時,可以多想想上面這3個原則。

二、明價與暗價

看國內各家SaaS公司的官網就知道,客單價低的SaaS產品大多會在官網展示價格;客單價高的產品一半會展示價格、一半“價格面議”。

我查了一下矽谷SaaS公司的官網,Salesforce的銷售雲、Zendesk的官網是展示價格的,Workday的官網則沒有。

(上圖來自:Salesforce的官網)

(上圖來自:zendesk的官網)

我們來思考一下——明價與暗價,應該如何選擇?

首先,友商如果想要,一定有辦法拿到我們產品報價;所以這不是考量因素。

因此,官網是否展示價格,主要考慮客戶的感知;有正反兩方面:

A. 暗價(官網不展示價格):

a1。 擔心潛在客戶看到價格後嚇到了,根本不聯絡我們的銷售;

a2。 希望客戶無論如何都與線上客服聯絡一下,最好能留下聯絡方式

a3。 報價確實太複雜了,需要有銷售代表解釋說明

B. 明價:客戶看不到價格,先去找看得到價格的網站了

—— 判斷A、B的比例各有多少?決定了我們應該採取明價還是暗價。

關於a1,對於高客單價的SaaS產品,企業採購者肯定知道要談折扣,所以這個擔心並不存在。

對於a2,倒是一個考慮因素。我們如果看看Gainsight的網站(客戶成功專用的工具SaaS),就會發現他們是非常希望與客戶形成接觸的;我簡單展現一下過程:

①從Google搜尋Gainsight,點選左側第一個連結進入官網後首個頁面就是留資、預約Demo:

我感覺還是挺驚訝的(有一定可能性是他們正在做A/B測試,不同User進來看到頁面的不同)。

②在官網可以找到“Pricing”(報價)頁面,但也不直接展示價格

點選“詢價”後,出現的還是留資頁面……(我感覺他們這個AB測試有點過火了啊

(順便說一下,我向很多客戶成功崗位的同學推薦過Gainsight。com的Resource,作為排名第一的客戶成功工具,他們在市場教育方面還是挺給力的)。

那麼留資後報價的方式是否正確呢?這個見仁見智。詢價客戶的感受是——你們有些愛繞彎子、你們的價格是否太貴了所以不願意直接展示出來;但留資的價值確實會很大,這裡需要取捨。

我們再從營銷的角度看這一點——潛在客戶已經來到網站,說明已經在被我們影響的道路上。“一次成交需要7次觸達”,所以急於催熟未必有好結果。何況在微信時代,留下電話號碼也未必有多大價值 —— 這兩年大家已經發現,加上微信才是王道。

如果是a3情況(報價太複雜了,需要有人解釋說明),確實沒辦法在官網直接展示,否則潛在客戶看後會更糊塗。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計價方式簡單明確,儘量明示定價。

我還記得,5年前我在紛享銷客的老戰友王東說過:未來企業採購SaaS產品能否像在京東超市採購辦公用品一樣——價格透明、沒有折扣和貓膩?(大意如此)

SaaS時代,我們並不是把OP軟體的功能搬到雲上,營銷方式也需要有徹底改變。

從中國SaaS全域性的視角看,“京東模式賣SaaS”—— 這確實會是我們更好的未來。

三、價格版本

上篇我們談到“捆綁價格”的意義:客戶購買一個商品的過剩意願被轉移至另一個商品上。

SaaS產品分“基礎版”、“標準版”、“旗艦版”就是如此設計的。

OP軟體時代按上幾十、上百個功能模組分別報價的模式,在SaaS時代已經被擯棄。

上一篇《定價2》中提到:SaaS報價則希望給客戶3~4個清晰的使用模式,避免客戶選擇障礙、減少銷售摩擦。更重要的是,這令得產品的每個價格版本都有一個清晰的應用場景,更有利於產品經理及服務同事理解客戶、幫助客戶實現產品價值。

上面這是小鵝通官網上的價格頁。可以看到紅框中描述三個版本的是客戶應用場景。

SaaS產品應該更關注“場景”而非“功能”。場景是相對穩定的本質;功能是浮在上面的表象。

不少SaaS公司沒有理解到這層含義,在官網的報價是OP軟體和SaaS的“合體”——在幾個價格版本之下,又有很多需要單獨購買的模組。那問題來了,如果客戶需要“專業版”,又需要某個“旗艦版”才有的功能,這本身不是推動客戶購買旗艦版的好機會嗎?

對於中低客單價(≤8萬/年)的產品尤其如此,沒有必要在“價格版本”之外又增加單獨購買專案。

對於高客單價產品(≥20萬/年)的產品,也許值得用上述“合體”方式——畢竟購買更高版本可能會一年多付幾十萬,讓客戶和銷售都費點力氣還划算。但也沒必要反映在官網上,可以在內部價格檔案裡體現。

我們來總結一下 —— 多價格版本的定價原則:

1、價格版本與客戶應用場景(組合)相關,而與廠商從開發者視角的功能分組無關。

2、入門版本應該越輕越好:快速成交首單+服務過程中增購(Landing & Expand),這是SaaS業績快速增長的最佳實踐之一。所以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容易上手的“基礎版”,以此縮短銷售週期、降低首次實施和上線的難度;再圖服務過程中的Upsell(增使用者數)和Cross-sell(增模組或升級版本)。

對於入門的價格版本及其產品功能設定,我有兩句話分享給大家:在業務閉環的前提下,功能越簡單越好;在不被擊穿的前提下,產品越鋒利越好。

3、價格版本不宜太多:一般3~4個為宜,過多的版本會增加客戶選擇困難和銷售解釋成本;

4、中間版本是大部分人的首選:如本系列《定價1》所說,人類做選擇經常受“錨定效應”影響,最高價、最低價都是“錨”。初步接觸,大部分客戶會選擇中間價格版本。

5、每個版本之間的價格不宜差距太大:一個版本的價格不宜超過低一級版本的120%,否則客戶有向下選擇的慣性。

這裡舉個例子,如果價格版本是這樣分佈:

大家作為客戶感受一下——每個版本價值不同,但首選居中專業版的可能性最大。

但如果價格階梯是這樣設定的:

估計放棄專業版,選擇標準版“先嚐試一下”的人就會佔更大比例。

當然,這一條與“價值場景”是否清晰有很大關係。如果“專業版”針對的客群特別清晰,這類客群一看就知道自己不能選“標準版”,那價格差就可以克服。

四、同一客戶的混合價格版本

去年我與紛享銷客的創始人羅旭聊天時,說到一個價格版本應用中的一個更復雜的情況:如果一個企業中有100人需要用旗艦版(例如銷售部門的員工)、900人需要用基礎版的功能(例如銷售支援、市場、服務部門的員工),怎麼辦?

按照常規做法,一個企業只能購買一個價格版本。在實操中,如果要求1000人都用旗艦版,客戶一定會討價還價——“我們大部分人都用不到旗艦版的功能,請給我一個深折扣”。於是,超低折扣就出現了。

更尷尬的是,隨著在該企業的產品應用場景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員工需要使用旗艦版的功能,而SaaS廠商卻不能實現增購……過去的那個深折扣,會一直保持下去。

所以,更佳的方式是,一個企業購買我們的產品,可以有一部分員工使用旗艦版、一部分使用基礎版。

一個SaaS創業公司也許要到了紛享銷客這樣的成熟階段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但如果在設計產品架構和後臺運營系統時先考慮到這一點,將會省下未來的一番折騰(也請同時考慮提前把架構弄複雜的代價)。

五、toB不需要“贈品”

正巧,筆者在SaaS創業過程中也有一段關於“贈品”的經歷。

當時公司的主產品營收以一年10倍的速度增長,為了完成新一年的銷售目標,我們規劃了7個新模組,客戶可以單獨購買。

上線後,有3個新模組價值很搶眼,銷售同學們也取得了突破。這時候出現了尷尬的問題,研發資源已經轉回主產品,新模組的產品體驗只有70分,要達到90分還遙遙無期。

這時我犯了一個錯誤——銷售體系決定將新模組作為“贈品”附送給客戶(功能更多,這也增加產品整體價值嘛)。

其實不然,客戶在贈送的模組上如果遇到使用困難,仍然會找CSM(客戶成功經理)或銷售代表解決;為這批客戶在一個70分的小模組耗費的服務精力比主產品還多。隨後,銷售代表也不願意送了,因為客戶反饋問題遲遲不能解決,反而影響了客戶關係。

所以,toB產品的價值其實越簡單越好。“贈品”多沒有意義。產品包括的功能越少,產品價值反而越容易傳遞到位。

總結:

今天我們說到5個定價子話題:

到這裡,我們把SaaS產品定價的框架說得差不多了。但還有一個最大的疑問沒有談及,就是 —— 我們的產品價格數目字到底應該定多少?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SaaS領域知識沉澱者,《SaaS創業路線圖》作者。每年與100位SaaS創始人深度交流,結合實戰不斷在公眾號及影片號做內容輸出。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