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亂世帝王劉秀,如何帶領軍隊覆滅更始政權,令隗囂勢力歸降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那統一天下更是難上加難。在劉秀正式的建立東漢王朝之後,他便開始踏上了對外征服之路,只盼望有一天能夠統一天下,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所幸他的手下有一大批出色降臨的俘虜,在他們的幫助之下逐漸平定各方各級勢力與農民起義軍得到了無數百姓的支援,最終完成了這個偉大的創舉。司馬昱曾言道:漢世祖雄豪之中,最有俊令之體,賢達之風。

建武元年,劉秀正式宣佈定都於洛陽。那個時期的長安屬於極度混亂之中,綠林軍擁立一個傀儡小皇帝建立了單獨的政權,帶領軍隊數十萬攻打關中一帶。更始帝也派遣將領與赤眉軍隊交戰,但都以失敗告終,之後就主動向綠林軍請求投降,被封為長沙王。得知這兩大起義軍發生衝突,劉秀也及時派遣鄧禹進入關中地區,隨時注意局勢的變化。

在鄧禹覺得時機成熟之際,他便乾脆帶領軍隊想要分一杯羹,奈何以失敗告終。眼見著鄧禹遭遇失敗軍隊處於不利地位,劉秀就立馬派遣馮異前往關中地區,代替鄧禹的職位繼續指揮軍隊。等馮異到達前線之後,鄧禹便與馮異部隊聯合起來,再次與赤眉軍隊展開戰鬥,奈何再次遭遇了失敗,馮異只好率領著小股士兵放棄騎馬,步行才逃脫,而鄧禹則逃到了宜陽一帶。馮異開始收攏殘留計程車兵,等待時機再行戰鬥。

不久之後,馮異再次與赤眉軍隊交戰,雙方都傾盡全力,一直從早上戰鬥到夜晚。早在這之前,馮異就挑選了一批精兵悍將換上了赤眉軍一樣的服裝,埋伏在道路兩側。等到他們交戰快要結束之時,伏兵部隊立馬殺出,使赤眉軍隊潰敗被迫投降。也是在這場戰爭中,使得劉秀方面收穫滿滿。在戰爭結束之後,劉秀就親自帶領主力部隊前往宜陽地區,與其他將領會和,共同阻止赤眉軍南下的步伐。

只見劉秀帶領著軍隊在宜陽前線,將軍隊擺開陣勢。在他的指揮下,吳漢帶領精銳部隊在最前線,而中軍則在其後,騎兵部隊以及邁甲武士則分別陳列在左右兩邊。再來看看赤眉軍由於多月來的失敗,再加上糧草缺乏,這就使得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又遇到劉秀的主力部隊,他們根本無力再戰。其主要將領在經過商量之後,最終決定主動歸降於劉秀政權。為了表示誠意,還將更始帝的傳國玉璽以及寶劍全部獻給劉秀。就這樣,在山東地區統治了十多年的赤眉軍隊遭到了劉秀的扼殺。

在於赤眉軍隊對峙的同時,劉秀也派遣了以虎牙將軍蓋延為代表的將領對關東地區的劉永勢力進行了一次討伐。因為對於劉秀來說,駐守在騅陽的劉永勢力是其最大的軍事威脅,他與洛陽如此相近的距離便是最好的證明。劉永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之力,在劉秀的攻打之下,短短數月就被平定了。等到海西王董憲的勢力被收復之後,廣東地區就基本上被劉秀所平定了。

等到建國六年的時候,透過長達六年來的東征西討,劉秀已經基本上控制了除四川、隴右以外的廣大中原地區,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東方,與西北隴右的隗囂、西南巴蜀的公孫述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等劉秀回到長安之後,派遣將領從隴西地區攻打四川。這自然引起了隗囂的強烈反對,他就派遣將領在道路上阻止漢朝軍隊進攻的步伐。由於對這些毫不知情,因此等到東漢軍隊剛剛到達渭北平原就遭遇了敵軍的攻擊,慘遭大敗。好在馬武帶領軍隊斷後,才使得主力部隊可以平安撤回。劉秀讓耿弇鎮守在漆縣,馮異則在栒邑,另外調遣吳漢從洛陽向西出發,集結長安地區的兵力。隗囂則決定趁勝追擊,奈何反被打敗不說,還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之中。

隗囂手下大將馬援見此,乾脆直接歸降於漢朝,並且還反過頭來幫助劉秀交響了一大批手下,從內部上瓦解了隗囂勢力。為此隗囂主動向劉秀休書一封,表達願意與之交好,但實際上卻派遣士兵前往公孫述所在之地,表示願意向其俯首稱臣。

建武七年,公孫述立隗囂為朔寧王,並派遣軍隊前往援救隴右地區。這一年的秋天,隗囂親自率領著三萬軍隊進攻安定,另外派遣部隊想要奪取關中,但都分別被漢朝軍隊所打敗了。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隗囂勢力還沒有徹底平定之時,恰好又遇到了農民軍殘餘部隊再次復起,導致京城附近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得知訊息之後,劉秀急急忙忙的趕回洛陽。

在那一年的十一月份,隗囂手下將領王元等人帶領五千士兵及時趕到,從高地上發起反擊,給正在圍攻西城的漢朝軍隊一個措手不及。而那個時候的漢朝軍隊方面供給困難,已經陷入彈盡糧絕的地步,被迫撤出隴西地區。隗囂又收拾殘餘部隊,趁機佔領隴西多個城池。好在不久之後隗囂去世,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此人根本就無將帥之才,更不能統帥軍隊,因此面對漢朝大軍,他只能選擇投降。這也標誌著歷時四年的隴西戰爭最終結束,劉秀的勢力範圍再次擴大。

袁山松曾這樣評價劉秀:數年之間,廓清四海,雖曰中興,與夫始創業者,庸有異乎,誠哉馬生之言,固已寥廓大度,同符高祖。從更始政權覆滅,到隴右歸降,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是極為困難的。而劉秀卻憑藉著自己正確的指揮,獲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總的說來,劉秀正確的運用人才,正確的分析當前局勢,正確的採取戰略計劃,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統一事業,實現了漢朝的光復。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第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