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膠衣”惹得禍?從一墩難求到一車易造

各位鄉親們,冬奧賽程已經結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沉浸在女子花滑的世界中無法自拔?也不知道大家搶到心愛的冰墩墩了嗎?愛瞎琢磨的我產生了疑問,之前為何“一墩難求”呢?

● 冰墩墩並非是穿著國王新衣的熊貓,憨態可掬才是它的殺手鐧,不過製造玩具的過程中,這件膠衣卻是必須翻越的夾金山;

● 減少零部件數量一直是汽車製造中提升效率的方法,這些年以特斯拉為首的車企又在積極推動減少車身衝壓件數量的工作。原因無外乎提升產量以及降低成本;

● 一體雖好,維修時的成本可不妙;

在翻閱了網上的訊息後,我很快找到了蛛絲馬跡,除了確實受到大家喜愛以及黃牛炒作的原因,造成“一墩難求”的主要原因就是製造環節,確切的說是卡在了那件“膠衣”上。

眾所周知,冰墩墩的本體是隻普通的熊貓,特殊之處就是這件膠衣戰甲,現在卡住產量的就是它。網路上近期公佈了生產影片,製造這件膠衣至少分為5步。其中包含了把材料矽膠放到模具上,放進衝壓機塑形,完成脫模,套上五彩冰絲帶等。

這麼大的尺寸導致一個模具只能一次生產兩個外殼,兩套模具一天最多也只能生產800套膠衣,而現在負責生產的東莞眾盛矽膠公司僅2月9日一天就接到了40萬套的訂單,所以你能搶到這隻穿著膠衣的熊貓的難度絕對比那些年買iPhone和這兩年買PS5還高。

所以,機靈的你是不是已經想到了如果把膠衣變成一體式的計劃了?確實聰明!其實不只是造冰墩墩,小到我們愛玩的拼裝模型,大到汽車製造,減少零部件都能提升生產效率。

眾所周知,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我們愛車外面這個殼子——車身並非一蹴而就的,它是逐步把鋼或鋁質衝壓件用焊接或鉚接的方法拼起來的,這過程可以看做是製造冰墩墩膠衣的複雜版,只不過汽車上需要拼的零件數更多。

汽車廠家早就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了。在這份減少車身零件的廠家名單上,能看到特斯拉、賓士、寶馬、沃爾沃這些海外車企的影子,也有蔚來、小鵬這些中國新興車企的名字。美國人管它叫做一體式壓鑄。

並且由於一體式結構中沒有焊點、螺栓或鉚接等連結方式,也不存在厚度較低的衝壓板材,所以異響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恐怕這也是特斯拉車主能夠真切體驗並且是喜聞樂見的改進。

大幅減少生產時間,從而降低產品售價,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能感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如果不看日期,是不是有種上世紀初,福特用流水線法制造T型車從而改變人類出行方式的即視感?

那麼問題來了,一體式壓鑄擁有如此多的優點,誇張點說甚至讓人感到有著改變時代的潛力,為什麼不見大多數車企蜂擁而至呢?

● 問題1:裝置投入成本

從表面上看,一體式壓鑄減少了衝壓時所需的模具,也不用購入後續焊裝過程需要的焊接機器人,但與此同時新問題也應運而生,換言之已經縮減的成本需要投入到其他領域。

咱們還以前面提到的做冰棒舉例,想做個造型簡單的或許很容易,但如果你想炫耀下自己的技術,做個造型分層更多、曲面甚至是稜角過度自然,設計感強烈的冰棒,那麼不僅需要模具更精緻,做好後無比更加小心的取出,而且還免不了仔細的前後左右觀察。

放到車用零件上,零件越複雜,型面和截面的變化越劇烈,對於結構引數要求越高,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強度,尺寸越大,料厚也會增加,這又進一步導致工藝引數控制越嚴格。後期質檢環節,耗資百萬的普通三座標儀器自然是無法看出鑄造件內部問題,需要引入的新裝置目前整個業內都很欠缺,價格可想而知。

“膠衣”惹得禍?從一墩難求到一車易造

● 問題2:維修成本大幅提升

“膠衣”惹得禍?從一墩難求到一車易造

“膠衣”惹得禍?從一墩難求到一車易造

寫在後面的話:

包括這次的一體式壓鑄在內,新技術出現時必將強烈刺激使用依舊的現行技術,從而影響到整個相關產業。大幅度減少工序所需時間以及零部件數量的優點是美國人強烈需求的,與之而來的高投入對於處在上升期的特斯拉而言,似乎也稱不上缺點。當然,適合它發展的並非適應所有車企,後續跟進的過程如何基於自家產品線最佳化才是看點。(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